所以,大家哭著離別的時刻,我不會哭。但這一次,我真的流下了眼淚,我不知道是什麼因素。我不知道為什麼這次的活動,我可以感到這麼的自在。或許,是因為這一次有禮鴻陪伴;或許是因為這次活動的氛圍;又或者這一次我帶著自信和大家交朋友;又或者是我帶著渡假的心情而來,沒有假想、沒有給自己太多目標、沒有給自己壓力,才會有這次享受這對歷程的我。
不論如何,拖著一只行李箱,我來到了上海。在文化上的相似又不相似,勾起了每一個人的好奇心。話題從此延展;感情從此出發。
踏入中國的四天,我感受到同為中華文化的不同發展演變,我驚訝於這些發現。有時,我會覺得進入了三四十年前的台灣,經濟在起飛,但仔細看看這個地方,還是會殘存一些過往的生活的文化。說是,三四十年前的台灣,卻又感覺到那種根本性上的差異。從走入海關那一刻,走「國內旅客」的路線時,我就感受到了。
「尊敬的領導」,是在所有的職位之上的存在,感覺有點神話。我無法體會大陸人對領導的尊敬的感覺。在台灣,這種事情根本不會發生,每天新聞媒體、政治評論家都會發表各種對台灣的領導者這種看法,有褒有貶、各說各話。可能是這種文化因素,我從不曾想過尊敬哪個台灣的領導,我只會說我對某個決策的看法。領導控制社會的程度,讓我想到日本殖民時皇民化制度以及警察制度,用盡各種辦法同化思想。
台灣人和大陸人之間有的一個不敢提起的話題「政治議題」,但其實雙方對此都感到興趣。那晚在海底撈餐廳裡,打破了這個僵局。
理所當然地說出:「我是八十年出生的。」才發現到我的愚蠢,大陸不會用民國紀年的。原本想說,在政治方面不論聽到如何激進的言論我都可以接受,甚至於說我期待親耳聽到這些想法。然而,那晚真的給了我比預期中更大的震撼。大體而言,是因為沒有斷然地相信中國所給予的歷史說詞。歷史是多面性的,詮釋角度因人而異,中國和台灣的歷史課本只是從一個立場切入,會缺乏客觀性的。當然,每個人角度不同,就會有不同的切入點,歷史也就沒有所謂的事實了。
從這一次的參與者的徵選方式的不同,就可以看出一些蛛絲馬跡。在台灣,是寫了申請表,再評選;在大陸,是由老師直接詢問學生會長,所謂的佼佼者,是否有興趣參與。機會,是完全不給予其他有興趣的人,在人數如此龐大的大陸,這或許是最有效益的做法吧!但是,我很想知道,那些其他人的權力呢?那些在學校裡沒有最好的成績、沒有當到領導者的人,就會被剝奪知道這個訊息的機會。連知道都沒有權力,何況參與呢?我認知到了,大陸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。而台灣,說起來的機會公開、自由申請,會比較高尚嗎?其實,我認為也不會。因為評選機制,也不過是一個從一群有意願參與的人中,選出最符合主辦單位利益的人。是最有能力、最想參加的人被選上嗎?還是有著所謂好大學名稱的人會被選上呢?台灣,是個資本主義的社會,一切都會依著利益行動,這是有點黑暗的事實。我想,這大概是學生進入社會所必需經過的洗禮吧!
夜上海,繁複及華麗。此外,今晚伴隨著我們的還有那冷冽的空氣外,和那微微泛紅的月亮。幸運的我們,在上海見證了月全食。上海外灘上的一棟棟建築物都穿上美麗的華服,在夜裡閃閃耀人。這種絢麗,的確可以感受到經濟的起飛,卻會覺得有一點點炫耀。除了華麗的外灘,走到其他區,我看到上海的歷史重擔。晚清時期,上海開埠,租借給英美,許多列強在此建立商館、領事館。甚至甲午戰爭時,日本承諾不入侵上海。而在文革時期,這些石製建築物,無法被破壞。今日,我所看到的建築物,走過百年的歷史。這些富麗堂皇的外表,是由上海的小資社會撐起的。
我這次的旅程,和大陸的菁英分子交流;去的上海,也是發展的很好的一個城市。大陸,這個地方,我只見是到百分之一的人的生活型態吧!那百分之九九的生活、思想、教育水準,對我而言還是一個未知數。這些百分之一的人,言語中都很有個人的想法及風格,也看得出他們是來自社會中不同階層的小孩。其中有富二代、有生活較平困的務農家族、也有小資家庭。我覺得教育真的提供他們一個機會改變現狀,很像六七十年代的台灣。總而言之,我很稀歡上海這個神秘的地方,真希望下次我有機會認識那百分之九十九的人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